- 澳门葡金娱乐--责任有限公司
- 亚博手机版app,亚博官网app,亚博买球app-有限责任公
- 世界杯买球哪个app,世界杯买球软件app,世界杯哪里买球a
- 2022世界杯比赛买球,2022世界杯手机投注平台,2022
- 亚博手机版app,亚博官网app,亚博买球app-有限责任公
友情链接
【云飞杂记】细菌传之杀戮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通过接种伤寒疫苗,实现军队群体免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于传染病的人数比死于枪弹者少得多的重要原因。 健客:伤寒啊,我知道,伤寒玛丽嘛。 云飞:还是故事印象深啊!记不记得伤寒和斑疹伤寒的区别? 健客:哎,这些传染病都是老皇历了,我也记不清了。 云飞:嗯,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健客:好像是致病菌不同吧。 云飞:嗯,还算没全忘,其实从疾病名称上可以推知它们症状上有相似之处。按照症状给疾病命名是自然的朴素的思想,同时,症状相似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有兴趣可以翻出《伤不起》看看,也许另有滋味。好吧,言归正传。 19世纪,战争中,因伤寒丧生者众。英国细菌学家阿尔姆罗斯·爱德华·赖特与军方合作,首先在内特利医院研制了一种有效的伤寒疫苗,并在英布战争中成功应用。 健客:等等,内特利医院没听说过啊! 云飞:内特利医院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皇家维多利亚医院,是英格兰汉普郡的一家大型军事医院。说起这家医院,与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有关。 健客:克里米亚战争?是发生在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吗? 云飞:嗯。 健客:那里还真是不消停啊,快讲讲。 云飞: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大英帝国,后来撒丁王国,即意大利王国前身也加入这一方。因为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第一次现代化战争”,蒸汽动力的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电报、天气预报、战地医院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铁路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这场战争约50多万人死亡。大多数士兵不是阵亡,而是因饥饿、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和野战医院条件差而死。战争期间,在《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中,南丁格尔获得了“提灯夫人”的绰号。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一个“服务天使”,当她纤细的身姿静静地滑过每条走廊时,每个可怜的人看到她,脸色都变得柔和起来。同时,野战医院条件恶劣的消息引起英国社会震动,首相戈登因“战争管理不善”于1855年“下课”。在维多利亚女王、南丁格尔和新任首相坦普尔的努力下,内特利医院于1856年开始建造。该医院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重要作用,于1966年被拆除。如今,在皇家维多利亚郊野公园还可以看到该医院的遗址。 健客:英布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云飞:英布战争是1899-1902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两个共和国,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和奥兰治共和国为争夺南非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战争。 1902年,赖特来到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医学院继续疫苗研究。他不仅学术上成绩斐然,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理论整合在一起,而且实践上当仁不让,以英布战争为例,说服英军进行全面免疫接种,开创了通过接种伤寒疫苗,实现军队群体免疫的先河。1909年,美国陆军医生罗素发明了美国第一种伤寒疫苗,两年后,他的疫苗接种计划成为美军首个进行免疫接种的计划。关于伤寒疫苗,还应提及两位德国细菌学家:菲佛和科尔。1913年2月,罗素在纽约哈维学会发表文章说:“菲佛和科尔的研究报告比赖特的论文早了几个月。”他认为前者通过接种实验,证明了伤寒可以免疫,后者成为第一个研制出有效伤寒疫苗的人。 健客:圣玛丽医院,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云飞:1899-1902年,伍连德曾在该医院学习和实习。 健客:时间上,赖特和伍连德擦身而过。 云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赖特建立了附属于英国远征军第13号总医院的实验室。1919年,他回到圣玛丽医院,并一直留在那里,直到1946年退休。赖特还是一位名师,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很快就会聊到。 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其中。由于主要战场于欧洲大陆,20世纪早期的中文文献经常称为“欧战”。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和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 健客:我知道,西线无战事嘛,还有卡雷尔和达金彻底改变了战伤清创和消毒灭菌方法。 云飞:嗯,故事才是知识的最好载体。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包括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但是,据说死于伤寒的只有100人,伤寒疫苗又一次让人类看到战胜流行性传染病的曙光。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向法国求和,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一场瘟疫从法国散播到西班牙后,被大规模公开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了避免影响士气,严格管制媒体报道疫情。但保持中立而未参与战争的西班牙王国,并未实施战时审查制度,所以国内媒体可以自由报道,例如报道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感染成重症病例,令当时人们错觉西班牙的疫情特别严重,也因为西班牙作为第一个大量报告流感的地区,导致该流行病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而事实是流行病学上的资料并不能确定大流行的起源地。1918年春季是第一波,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到了1918年秋季是第二波,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死亡率介于前两波之间。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中国、西班牙、英国等也前后出现该病,但都不严重。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雷斯特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广泛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人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段时间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减少了12年。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此次流感,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一个村、一个村,全村人死亡,在萨摩亚死亡率高达25%。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流感杀戮的人命最早的估计是2000万人,后来重新统计为5000万人,但上限可能到9000万人,不管哪个数字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死亡人数还多。从医学史的角度,“虽然该病以西班牙流感闻名,但没人相信它起源于西班牙。这种疾病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高潮时期得名的。当时,2022世界杯买球入口德国的疫情正在战争期间爆发。但是,西班牙政府认为他们不应该掩盖事实。因此,人们认为该病的首次爆发在西班牙。有时首批确诊病例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现在,称该病为“1918年流感”可能更准确。 健客:这就是反对疾病命名的“污名化”吧。 云飞:嗯,在当时流行的海报中,该病被塑造为一位头戴面纱,身着长裙,拿着弗拉明戈折扇的骷髅般的女人。西班牙首先提出抗议,接下来剧情“神反转”,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健客:我的“八卦”之心又被点燃了,快说说。 云飞:1918年9月19日,《纽约时报》刊登一位美国卫生官员的言论称,德国人制造了病菌,派人通过潜水艇携带至美国,将病菌投放到剧院和其他人群聚集之地。10月10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称,传染病是德国人使用毒气引发的一种新型链球菌造成的。“德国佬要残杀无辜的平民,他们通过病原体散布疾病和死亡,并已经这么做了……传染病就是他们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战场后方使用的武器。”类似消息不断叠加,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得出结论认为,该病是一种新的罪恶,就像早先的罪恶一样,一定会追溯到德国。无端的断定和推诿指责使得公众情绪被煽动起来,迫使公共卫生部门去调查发动细菌战的可能性,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大流感不管被叫成西班牙女人还是德国特务,都没有停下无差别攻击的脚步。1918年秋季,它迅速开展了第二波攻击。这次不是试探,而是直接杀戮。很快人们就发现,首先要寻找应对疾病的方法。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的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实践指南,提出要避免冒犯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地区、专业或民族群体,并特别建议,不要用国家给疾病命名。人们意识到,以一个国家为病毒命名,不仅对该国或地区不够尊重,也不利于科学认识病毒。百年前的大流感不只是一个关于灾难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们应该怎样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故事。疫情当前,抛弃甩锅和抹黑,科学防治才是正道。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今天仍能触发我们理性思考。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那么不要忘记还有“灰犀牛”,面对不确定性,面对新时代大变局,惟有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惟有依靠科学战胜愚昧。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扯远了,马上回来。 “1918年流感”青壮年死亡率较高,有两种假说:一是老年人口已经经历过流感,因此已有抗体,所以对流感比较有抵抗力。二是年轻人的免疫系统较强,因此细胞因子风暴连带杀死自己的健康细胞组织,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如果发生在肺部,则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死亡。 健客:细胞因子风暴?好像有点耳熟吖! 云飞: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提啊! 健客:快讲讲。 云飞:咱们就从新冠肺炎讲起吧。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当病毒感染肺部后,细胞的本能反应是消灭病毒,但肺部细胞本身不具有消灭病毒的能力,需要借助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杀灭,免疫细胞聚集在肺部工作,就会造成肺炎。新冠肺炎的特点是有些病例可能前两天病症较轻,但后期突然加重。 健客:嗯,我听说了,为什么呢? 云飞:这么说吧。当人体感染了病毒之后,细胞会告诉免疫系统:“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来消灭被入侵的细胞,以阻止病情的蔓延。这种战斗在人体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免疫系统始终维护着人体的“和平”,这是在复杂的生物进化中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使得一切的生物反应都在一个动态可控的平衡当中进行,直到遇到了强敌——比如新型冠状病毒。 当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体感染等刺激的时候,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炎症状:红肿、发热、疼痛。当然,一般是局部反应,重一点的时候,就会伴有全身反应: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局部红肿的原因是局部的血流增大,液体增多,人体血液循环的加快可以带来更多的白细胞,它们从血管中进入组织杀灭病原体;同时血液循环带走更多的代谢废物,清除异物和细胞碎片。 有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发炎的地方总是烫烫的,这主要是由于对抗入侵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细胞的代谢就会增强,不断产热。当然,除了表面现象,我们还要了解深层次原因。 免疫系统感受到了外界的入侵时,免疫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促炎症细胞因子,他们可以帮助激活很多种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类是抑炎型细胞因子,顾名思义,他们能够激活某些细胞调节炎症反应。其实它们两个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共同维护人体稳态。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精确协同,当炎症开始的时候,唤醒更多正在沉默的免疫细胞,加入清除病原体的行动中来;到了炎症的后期,病原体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于是释放信号,减少免疫细胞,使炎症反应可以及时地消散,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细胞因子就像一个通讯员,把机体内分布在其他部位的备用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吸引到病灶部位,这些细胞要杀死入侵病原体,但过度的反应不仅杀死了病毒、细菌,也损害了正常的细胞。当病毒过多或者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时候,免疫因子的平衡将被打破。随着病毒的不断蔓延,最终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体细胞,而身体开始为了求生“孤注一掷”,在这最后一搏中,细胞启动了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使免疫系统“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背水一战”,为了消灭入侵物产生了更多的细胞因子,不断刺激更多免疫细胞,聚集到产生炎症的部位,细胞因子风暴会造成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同时过多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可能会在肺部积聚,阻塞空气进出,并导致死亡。甚至免疫系统越健康的成年人细胞因子风暴对身体的伤害越大。细胞因子风暴发生后,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往往急转直下,不仅导致肺部的损害,还会引起肾脏、肝脏、心肌等等的损害。如果收治的病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在细胞因子风暴作用下,很多病人引起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这在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同时,细胞因子风暴也被认为是1918年流感、2003年SARS非典等病致死的原因。 1918年流感爆发2年后便神袐地消失的无影无踪,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辨认。只知道它导致的大多数死亡来自肺炎,这种肺炎可以由常见的上呼吸道细菌引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往期回顾: 细菌传之丰碑 细菌传之战胜 细菌传之改变 细菌传之远行 细菌传之同学 细菌传之除秽 细菌传之七三一 细菌传之歧路 细菌传之战马 细菌传之舆薪 细菌传之创伤 细菌传之火 细菌传之较量 细菌传之重逢 细菌传之天降大任 细菌传之离经叛道 细菌传之以史为鉴 细菌传之亦真亦幻 细菌传之层林尽染 细菌传之左脚右脚 细菌传之以毒攻毒 细菌传之伤不起 细菌传之功过是非 细菌传之发现结核杆菌 细菌传之不公道 细菌传之洪荒之力 细菌传之科学中心 细菌传之肥当家 细菌传之不老药 细菌传之众说纷纭 细菌传之魔道之争 细菌传之良币驱逐劣币 细菌传之惊天动地 细菌传之困难重重 细菌传之牛奶真香 细菌传之生死攸关 细菌传之分类累吗 细菌传之艺术启迪 细菌传之技术进步 细菌传之伟人辞世 细菌传之意外的发现 细菌传之群星璀璨 细菌传之蚕病防治 细菌传之悲情英雄 细菌传之科学和科学家 细菌传之生命观念的颠覆 细菌传之自然产生论 细菌传之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二) 细菌传之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一) 细菌传之游目骋怀 欢迎加入健客群,了解更多运动健康知识 |